以下文字将研究阿尔弗雷德·希区柯克 (Alfred Hitchcock) 1943 年上映的《辣手摧花》 (Shadow of a Doubt)过程中的主要文本参考联系在一起[1] ;这部非凡的电影巧妙地表达了怀疑、阴影和物体的三位一体。
阴影、怀疑和切割
众所周知,怀疑的矛盾就是行动中的确定性与焦虑之间的矛盾。事实上,在所有的情感中,焦虑是唯一不会欺骗的情感:“焦虑的真正本质是不会欺骗的,是毫无疑问的 ” [2]。因此,一切被归类为第一因的事物,比如圣安瑟伦或笛卡尔 [3]的完美理念,都只不过是更根本的因的影子,哲学批判难以捉摸:“正是它的阴暗特性,赋予了它在本质上不稳定的一面。 » [4]弗洛伊德表明,如果怀疑玷污了梦的叙述,那么这种怀疑本身就必须作为潜在思维编织的一个元素 科特迪瓦电报号码数据库 而被整合起来[5]。据他所说,在潜意识中,实际上不存在任何程度的确定性。因此,怀疑是对更彻底的确定性的一种防御,这种确定性与不能简化为符号化的现实有关[6]。无意识既不是怀疑的阴影,也不是微弱的清晰 :“它是不给阴影留下位置,也不暗示其轮廓的光。 » [7]这个开口,这个可以听到一些潜意识声音的洞,不禁让人想起柏拉图寓言中那个著名的洞穴[8],只要我们把它缩小到出口的地方,柏拉图就“引导我们”朝着那个出口去,把我们从词语所携带的阴影的“虚假一致性”中解救出来。
柏拉图《洞穴神话》中的阴影和物体[9]
拉康在《移情》研讨会上,把我们感觉的一致性比作柏拉图洞穴墙壁上移动的阴影的一致性[10],呼应了“品达的名言” [11] :“ 人,梦见一个影子 ” [12]。从这个洞穴中,一名囚犯被带出来思考真正的想法。如果我们仔细看文本,就会发现,首先,它是一道耀眼的光芒,使囚犯陷入混乱;其次,它通过 εἶδος、图像的功能,将文字与事物相匹配,使事物稳定下来,从而抵御阴影的影响[13]。著名的德尔斐训诫,在柏拉图的《理想国》的原则中是“认识你自己”,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,在柏拉图文本中被重复为一个更难理解的训诫:“照顾好你的灵魂”,尽管如此,它还是围绕着灵魂地位的模糊性,拉康也注意到了这一点[14],从而将柏拉图中阴影的虚假一致性带回到它的拓扑理性:即,一个被三个 RSI 一致性所捕获的对象,它在身体中存在。拉康在《欲望及其解释 》[15]研讨班上,已经展示了客体小a与自恋或阳具阴影,即哈姆雷特所追求的“失去的生命的阴影”之间的这种拓扑联系。
客体的阴影与自恋
弗洛伊德在他的文章《哀悼与忧郁》中表明,所谓的忧郁主体认同于“被拒绝的”对象:“他告诉我们,对象的阴影就这样落在了自我上” [16]。在这方面,弗洛伊德借用了柏拉图的“认识你自己”的说法,其中的讽刺意味无人能忽视:当忧郁症患者将自己描述为极其污秽之物时,弗洛伊德提出,他实际上完全可以“相当接近自我认知”,而“哈姆雷特王子为自己和他人保留了这种认知” [17]。在柏拉图的寓言中,理念作为真理原则,应该驱散没有理念的对象的影子[18]。这使得“洞穴神话”始终是拉康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政治参考。 |